1950—1970年,《英国医学杂志》持续报道紫质症病例,法国有一批专著和博士论文,举办了三次研讨会(1960年、1962年、1963年),瑞士、德国和美国学者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对这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备了实验基础。[41]1966年,英国精神科医生麦克尔平(MacAlpine)和亨特(Hunter)认定“疯子国王”乔治三世患有急性间歇紫质症,症状包括腹疼、痉挛、身体僵直、灼热感、失声、视力模糊、心跳过速、多汗、失眠、幻觉等,一生中病情五次发作,每次发作后康复期很长。[42]对一个去世百余年的病人盖棺论定,两位医生极为谨慎,努力在临床经验与历史档案之间寻求确切的联系,查阅的资料包括英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维里斯(Francis Willis,宫廷医生)47卷手稿,兰柏宫图书馆王后议事会的10箱档案(Queen’s Council Papers,Lambeth Palace Library),哈尔福德(H. Halford)的记录和贝克尔(G. Baker)的日记。[43]
之前,英国医学界对乔治三世的诊断不一,有躁郁症、短暂性精神错乱、癚妄性游走等。[44]麦克尔平和亨特的结论动摇了那些以反常的精神和脆弱的人格贬低英国国王的论断,并获得医学界的支持,“此类研究对医学和史学都有意义,他们有系统的医学史知识”,二人之前思考过历史上的疯癫问题,完成了资料汇编《三百年疯狂史》(Three Hundred Years of Psychiatry)。[45]1972年,英国史学家约翰·布鲁克(J. Brooke)重新撰写乔治三世的传记,讲述了一个国王在病痛中治国的故事,英国王室对之认同,威尔士王子为之作序,柏奈(Bennett)写了剧本《乔治王的疯癫》,后拍成电影。[46]乔治三世的历史形象得以改观:他诚实又肯吃苦,维护清教传统和宫廷的体面;他是急性子,意志坚定,以至于固执;喜欢收集植物标本,支持科学事业,创立了皇家学会展览;热爱艺术,礼遇文人,曾到约翰逊博士的阅览室拜访,鼓励科学进步,授予研究者年金。但他生于多事之秋,北美殖民地独立、法国革命、拿破仑当政等接踵而至,与中国外交关系提上日程,1787年、1793年、1816年三次遣使访华,但成果不多。他的疯癫为报刊所嘲讽,18世纪英国思想界对王室和政治权威的讽刺风格与此有关。